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院新闻 > 学院动态

雅韵传诗音 推普兴乡行|齐越传媒学院“诗音推普”实践团赴沧县崔尔庄镇后乔庄小学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5-07-09    作者:     来源:     

为深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文化振兴,7月4日,齐越传媒学院“诗音推普”实践团赴沧县崔尔庄镇后乔庄小学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雅韵传诗音,推普兴乡行”为主题,将普通话推广与沧州诗经文化相结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为乡村儿童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语言文化课堂。

活动开始前,齐越传媒学院副院长安琪一行与后乔庄小学校长贾连岗及全体教师展开深入交流。安琪详细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和“诗音推普”项目将诗经文化融入普通话教学的创新课程设计。贾连岗则坦诚交流了乡村学校在推普工作中面临的实际困难,特别是师资力量不足、方言环境影响等现实挑战。经过深入探讨,双方在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等方面达成重要共识,为后续系列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诗经雅韵润童心,推普雅言诵经典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以《诗经·小雅·鹿鸣》为切入点,向孩子们生动讲解《诗经》的文化价值及其与沧州的地域渊源。“‘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不仅是千年前的宴饮之歌,更传递着友善与礼仪的中华美德。”团队成员用标准普通话逐句解析诗句,结合生活场景阐释“鹿鸣”的象征意义,让孩子们在诗韵中感受普通话的表达魅力。

为加深孩子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团队还讲述了《诗经》主要编纂者尹吉甫与沧州的历史关联,并借助多媒体展示河间诗经村、南皮尹吉甫墓等文化遗迹,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探究兴趣。

多元互动促学习,文化传承有新意

活动现场,推普团创新教学形式,构建沉浸式学习场景。团队成员首先示范传统揖礼,指导孩子们学习规范的礼仪动作,在躬身行礼间感悟中华礼仪文化的传承。而后,将《鹿鸣》谱成朗朗上口的歌曲,带领孩子们击节而歌,在欢快的旋律中轻松掌握诗句发音。最后,通过古诗分享游戏,带队老师穆金雨针对孩子们常见的平翘舌音混淆、前后鼻音不准等问题,进行一对一发音指导,强化普通话口语能力。

此外,团队成员还通过拍照记录课堂瞬间,并开启实时直播,借助新媒体平台向更多人展示“普通话+诗经”的推广模式。镜头里,孩子们认真跟读的模样、清脆的吟唱声与师生们耐心指导的身影相互交织,既传播了规范普通话,也让《鹿鸣》的雅韵走出校园,触达更广泛的受众。

推普助力振兴,文化赋能乡村

活动尾声,推普团为孩子们赠送文具礼包,鼓励他们用普通话讲述家乡故事。此次实践不仅提升了乡村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通过诗经文化浸润,增强了其对本土文化的自信与认同。

安琪表示,作为齐越传媒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重要一环,“诗音推普”实践团将持续深入沧州诗经文化资源富集乡村,开展系列推普活动,探索“语言推广+文化传承”协同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上一篇:威廉希尔williamhill唯一中文官方网站外国语学院与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开展外文戏剧进乡村活动

下一篇:生命科学学院师生团队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斩获佳绩